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歡迎來到盛風蘇扇網! 收藏盛風|新聞資訊|在線留言|網站地圖
盛風扇子
當前位置首頁 » 盛風新聞中心 » 扇子資訊 » 行業資訊 » 吳門之筆,儒雅之扇

吳門之筆,儒雅之扇

返回列表 來源: 查看手機網址
掃一掃!吳門之筆,儒雅之扇掃一掃!
瀏覽:- 發布日期:2020-03-25 15:02:00【

        傳承·創新·奉獻·誠信

        我國扇的歷史很久遠,蘇扇扇面的文化也已十分古老。據《古今注》中所述,最早的扇子出現于舜禹時期。到了漢代,中國開始出現絹制團扇,亦稱紈扇。團扇之上,可以刺繡,可以作畫,此后也開始有了扇面的文化。

蘇扇扇面

        書畫入扇既豐富了人與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又開創了中國古代書畫的創作新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其一是“書畫之于扇面”,其二是“扇面之于書畫”,前者是以扇子為主,后者是以書畫為主。這兩種模式的分隔時期就是宋代,北宋時期,折扇從日本傳入中國,但是只作為舶來品在當時的上流階層流行。南宋以后,逐漸在市民階層流傳,人們開始在折扇扇面上題字作畫,雛形慢慢開始形成。扇面書畫發展的鼎盛時期在明清兩代,明朝永樂帝酷愛在折扇上題字作畫然后賞給群臣。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明成祖朱棣的推廣,為折扇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

折扇扇面

        明代折扇的興盛最大的推手就是“吳門畫派”。從“吳門畫派”崛起的根源看,最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所有階層的認可,倍受追捧。蘇州書畫市場的形成和繁榮,折扇扇面實用性和藝術性都較好,備受人們喜愛,在書畫市場化進程中充當人們追逐的熱點之一。折扇小巧玲瓏,可挾持在懷袖之間,易于攜帶,而在扇面上面題詩作畫,更是風雅十足,于是 書畫折扇成為明代文人雅士的掌中之物,稱之為“懷袖雅物”,并迅速風靡全國。文徵明便是“吳門畫派”的領袖人物。

折扇

        文徵明,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書畫家。初名璧,以學行更字徵仲,號衡山、衡山居士。齋名停云館。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文徵明學畫于沈周,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三人合稱“吳中四才子”,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三人在書畫上被稱為成“吳門四家”。文徵明的書法在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其書法溫潤秀勁,穩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遇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健。

折扇扇面

        文徵明的畫風呈粗、細兩種面貌,粗筆源自沈周、吳鎮,兼取趙孟古木竹石法,筆墨蒼勁淋漓,又帶干筆皴擦和書法飛白,于粗簡中見層次和韻味。細筆取法趙孟、王蒙,布景繁密,較少空間縱深;造型棱角分明,略加變形;用筆工細綿密,稍帶生澀,于精熟中見稚拙,這正是他的作品帶書卷氣的特點;設色多青綠重彩,間施淺絳,于鮮麗中見清雅。細文山水屬本色畫,具較強裝飾性、抒情味、稚拙感。 

折扇扇面

        文徵明書畫創作當中,有一大部分是在折扇上創作的,其對折扇書畫摯愛程度不亞于在宣紙上書畫,并且他對蘇州的“方氏”制扇情有獨鐘,非“方氏”不書畫。以畫入扇”是文徵明最為拿手的繪畫創作之一,他以精湛的技藝,將折扇畫藝術推向了極致,使其成為將扇面“小品”真正引入藝術殿堂——“大藝”之作的重要推手。

關注盛風 與扇結緣


喜歡扇子的朋友請聯系我們的在線咨詢客服或撥打電話:17768011578與我們聯系
了解盛風最新動態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關注我們官方二維碼

推薦閱讀

【本文標簽】:蘇扇、折扇
【責任編輯】:版權所有:http://www.huohuame.cn轉載請注明出處
成人高考 www.xueli9.com成人高考 http://m.xueli9.com http://m.xueli9.com/sitemap.html http://www.xueli9.com/sitemap.html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igao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JIZZ18性欧美|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