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定制熱線4006-987-163
關于盛風
蘇州盛風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制作技藝的傳承基地,以傳統手工技藝“蘇扇”為制作基礎,集“竹”文化禮品研發、策劃、創作、定制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企業,主要生產折扇、宮扇、扇面以及周邊產品。公司擁有以中國制扇大師盛春女士為核心的產品設計團隊。“凌云”將傳統木、竹、扇文化與書畫雕刻等藝術融會貫通,與現代生活元素有機結合,加以傳統手工制作技藝。
一、盛風蘇扇創始人簡介:
盛春,1971年4月生于江蘇蘇州,中國制扇工藝大師,專注蘇扇研究制作20余載?,F為蘇州凌云扇廠創始人兼設計總監。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制作技藝”女性制扇大師之一。擅長蘇扇,宮扇,扇面等制作技藝,并創新了多項蘇扇制作技藝,共擁有48項外觀設計專利和1項發明專利。創辦的“盛風”品牌蘇扇獲“國之寶”榮譽,制作的折扇、團扇作品曾獲“中國文房四寶”金獎,“國藝杯“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等多種獎項。
1、人生履歷:
1995年開始學習制扇,同年八月拜制扇藝人陶林之為師,學習各種折扇的扇骨和扇面的制作技藝。
1997年十月正式創辦蘇州凌云扇廠,開始進行企業化運作。
1997年年底邀請宮扇制作大師包正作為企業技術指導,同時拜包正為師,開發“絹宮扇”項目。
1998年“絹宮扇”項目發展成為企業另一個支柱產業。
2011年九月盛春被授予“中國制扇工藝大師”稱號。
2、部分獲獎作品:
作品《福壽紋烏木鑲嵌鏍鈿》獲中國輕工消費品展會金獎;
作品《小方格》獲“國藝杯”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
作品《緙絲鳳梧牡丹圖紫檀木刻壽字柄》獲“國藝杯”中國輕工消費品展會銀獎;
作品《十二瓣海棠》獲“藝博杯”江蘇省工藝美術精品大賽銀獎。
二、盛風蘇扇部分合作案例:
●2001年中國APEC峰會紀念品折扇供應商;
●2008年北京奧運會紀念品紅木扇供應商;
●2011年天津博物館竹子扇骨和宣紙扇面供應商;
●2013年昆山軟件園扇骨雕刻及絹面印刷供應商;
●2014年南京青奧會紀念品紅木扇子及扇面供應商;
●2015年“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宴用烏木扇及臺屏供應商;
●2016年G20領導人峰會紀念品團扇供應商;
●2016年湖南衛視中秋聯歡晚會團扇供應商;
●2016年HeavenGaia巴黎時裝周團扇供應商;
三、盛風蘇扇部分作品欣賞
1、折扇作品
2、團扇作品
四、蘇州市凌云工藝扇廠:
1、企業簡介:
盛風蘇扇依托的蘇州凌云扇廠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扇制作技藝的傳承基地,擁有2500平米的生產加工基地,以傳統手工技藝“蘇扇”為制作基礎,集“竹”文化禮品研發、策劃、創作、定制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企業,主要生產折扇、宮扇、扇面以及周邊產品。公司擁有以中國制扇大師盛春女士為核心的產品設計團隊。“凌云”將傳統木、竹、扇文化與書畫雕刻等藝術融會貫通,與現代生活元素有機結合,加以傳統手工制作技藝。
2、企業榮譽:
蘇扇《制扇技藝》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凌云“盛風蘇扇”品牌作品獲第35屆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國之寶——中國十大名具”稱號;
2010年被授予“中國制扇名家”企業稱號
中國扇子藝術學會會員單位;
中國文房四寶協會理事單位;
蘇州工藝美術協會蘇扇專業副會長單位。
3、企業歷史
蘇州市凌云扇廠前身是蘇州凌云扇藝,始創于1511年(明正德六年),期間斷續傳承,至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凌云”二字取自宋代文豪蘇軾“復道凌云接金闕,樓觀隱煙橫翠空。”詩句。
1511年,蘇州絹宮扇、泥金扇享譽全國,銷量陡增,時人張建興于蘇州陸墓創立制扇作坊。
1516年,張建興制扇作坊在蘇州小有名氣,經人引薦之下,張建興結識辭官還鄉的丞相王鏊,王鏊正式為作坊題名“凌云扇藝”。
1538年,張建興病逝,因膝下無子,制扇工坊無人承繼,只得倒手出讓給其侄兒張廣。
1543年,由于張廣經營不善,制扇工坊倒閉。
1566年,王鏊外孫嚴仁召創辦扇莊,找到張廣后人,出高價購得“凌云扇藝”牌匾,自此,重開凌云扇藝。
1596年,凌云扇藝遷至蘇州桃花塢一帶。
1605年,嚴仁召病故,其長子嚴義云接手扇莊。
1621年,凌云扇藝水磨扇骨被定為欽定為貢品。
1635年,受競爭對手排擠,凌云扇藝失去官方供銷渠道,自此沒落。凌云扇藝被其它扇莊吞并。
1809年,蘇州扇業重新振作,蘇州商人曾義飛重用“凌云扇藝”的名號,開辦制扇作坊,主要生產竹折扇。
1826年,曾義飛將作坊遷至山塘街一帶,并擴大規模進行生產。
1864年,曾義飛當選蘇州折扇業公所會長。
1885年,南京、常州等地大批扇莊遷入蘇州,對于蘇州本地扇莊沖擊嚴重,凌云扇藝只能勉強支撐。往后,日本折扇大量輸入,東北、華北等主要市場被奪,全行業陷入困境,大批工人轉業失業。
1932年,蘇、滬等地書畫之風大盛,當時的蘇州富商朱韋余醉心扇藝,找來當年凌云扇藝制扇師傅的后人,以“凌云”為名重開扇莊,專制仿古折扇,迎合市場。一時間,蘇州全行業制扇向高、精、尖發展。
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市場被日本全面占領,高檔產品也因戰亂失去銷路。
1952年,蘇州市政府組織檀香扇出口蘇聯,隨后的數年內,蘇州制扇行業整合,凌云扇藝包括其中。
1958年,蘇州制扇業整體合并,成立了地方國營蘇州折扇廠和蘇州檀香扇廠。
1995年,蘇州扇廠相繼轉制,大批工人回家待業。
1997年,朱韋余的后人盛春和愛人胡建忠共同創立了蘇州市凌云扇廠,沿用了“凌云”的名稱。